战“疫”日记:变不可能为可能 --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电脑班工作点滴

2020-03-04

时间:2月28日

地点:武汉协和医院13楼西隔离病房

记录人:黎玉莹(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护士)


  我来武汉协和医院13楼西隔离病房工作已有三周了,一直承担电脑班工作。也许有人认为电脑班是打酱油的角色,其实并非如此。


  我们与协和医院的老师一起上电脑班,电脑班是主班,除了不直接护理病人,要负责的工作还真不少:查急救,接收和准备药物,病区物品申领、补充,标本送出;审核医嘱、与医生沟通病情,及时通知开医嘱用药;病人出入院护理中出院病历整理,死亡出院床单位终未消毒等等。


  第一天上班,第一项工作是裁纸张,后来知道那叫静滴卡片。先把单据式的一沓长纸两旁的卡孔撕掉,然后按不同病人裁成各种大小不等份,上面有静脉滴注、静脉推注、雾化吸入、皮下注射等治疗信息。防护眼罩的雾气模糊了我的视线,经过艰难的辨识,雾里看花,终于把一条长纸裁成参差不齐的不等份。那种软纸想叠整齐都很难,我不禁问协和老师:“能一个病人一整张,不用裁吗?”老师说“不能”!过了几天,第一次打三用单(治疗执行单),被告知不可以双面打印,“那可以将打印机调单面打印吗?”回答说“调不了!"这样意味着不可以批量打印,必须每个病人选一次,全区多少个病人就得打印多少次,还可能漏打,这何来效率?如果解决了单面打印的问题,那么这两个关于打印的不可能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。虽然老师告诉我不可能的,但我认为她们是惯性使然,仍啄磨着如何提高打印执行单的速度,以便使工作更加流畅和便捷。无奈非电脑专业人士,对着那个打印机捣鼓了一番仍未能成功设置。我是一个不轻易放弃的人,默默记下打印机品牌型号,回住处后上网查资料,请教专业人士。第二天单面打印终于设置成功了,巡视卡再也不用撕成一条条了,三用单可以一键打印了,工作效率比之前至少提速半小时以上。我笑着跟协和于小娜老师说:“你说不可能,被骗很久了吧?”“是我们习惯性思维了很久,没动脑筋!”哈哈!我们相视而笑。


  回宿舍后,我马上把新发现告诉电脑班同事和护长,共享便捷成果。后来与另一个病区护士交流,彭淑辉护长转区后也帮他们纠正了打印模式,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

  在科技日益猛进的今天,办公软件理应适应临床工作需要,为临床服务。我们在工作中更要善于思考,善于利用现有材料加以改进,完善工作流程,提升工作效率。




整理:吴绮常

指导:柯彩霞